豎抱筒器材簡介
豎抱筒上的搖擺和旋轉可使前庭器官獲得大量刺激信息,讓孩子主動抱住豎抱筒的動作,一方面可做高度收縮肌肉運動,促進前庭——固有體系的活化,另一方面也可強化觸覺體系。因此,豎抱筒運動除了矯正重力平衡感外,對觸覺刺激的整理也有很大的作用。游戲時讓孩子與指導者互相注視,可訓練眼球控制,也可讓孩子與指導者互相拋、接球,強化身體操作能力。
豎抱筒使用圖
豎抱筒訓練方法
1、坐姿搖擺和旋轉
孩子坐在底板上,雙手環抱圓柱,身體緊貼圓柱,雙腳以筒底邊為支撐環繞圓柱緊緊夾住,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由指導者幫助前后左右搖動圓筒,再以圓筒為圓心做連續的旋轉,先順時針方向旋轉5圈,再反時針方向旋轉5圈,重復5次。
指導者在操作時,應控制好方向的變化和時間的間隔,時而左右,時而前后,時而作360°以上的大旋轉,此期間還應有數秒鐘的間歇,這樣可以促使前庭體系保持清醒,強化它對感覺信息的過濾及選擇能力。
2、站立搖擺和旋轉?
孩子站立在底板上,雙腳夾住圓筒,雙手握住上端的繩索,由指導者推動圓筒作前后、左右搖晃及360°以上的大旋轉。還可訓練孩子只用一只手抓緊繩索,伸出一只手來接或抓取物體,或是只用一只腳站立,伸出一只腳來踢目標物體,促進手眼協調及姿勢運動協調,發展平衡能力及難度較高的運動企劃能力。由于重心較高,這個動作較難保持平衡,但可以輸入多種感覺,對身體平衡能力的發展作用很大。
3、坐在豎抱筒上
讓孩子雙手握住上端的繩索,坐在圓筒的上面。由于圓筒的重心不在正中,容易打折,所以對前庭固有感覺的刺激豐富而強烈。還可讓孩子坐在上面做套圈圈游戲,如給他10個小圈圈,要求他套在地上的玩具長頸鹿的頸子上或小木棒上,在搖動和轉動中進行手眼協調游戲,能促進姿勢運動的協調、平衡能力及高度運動企劃能力。
豎抱筒訓練的好處
豎抱筒是處理前庭信息最好的設備之一。對固有——前庭感覺輸入統合有很大幫助,還能增加觸覺刺激和本體感覺的刺激,改善兒童感統失調。同時豎抱筒也對運動企劃、平衡反應、視覺運動協調、運動企劃的建立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