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一些臨床心理醫生由調查數據推斷:城市兒童中輕度感覺統合失調率為36.6%,重度為16.1%。于是“感覺統合失調”一詞被提了出來,迎來了一大批感統培訓機構和感統訓練器材。但是,圍繞兒童感覺統合是否失調、有沒有必要進行感覺訓練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感統訓練的作用,供大家參考,讓大家有更深刻的認識。
什么是感統失調?相信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表現感到頭疼:孩子害怕別人觸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手腳笨拙,方向感差,不合群,害怕陌生環境等等,這是由于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接收到的刺激缺乏相應的處理能力,即感統失調。此時及時對孩子實施感統訓練,有助于孩子改善這些情況。那么,感統訓練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哪里呢?
一、感覺訓練改善腦神經生理抑制的作用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腦神經生理受到了抑制,通過感統訓練,可以改善這種抑制情況。感統訓練通過改善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協調能力,使得孩子能夠控制力量、速度、穩定性等屬性。感覺統合訓練對提高兒童精細操作能力、視覺辨別能力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作用。
二、感統訓練提高運動協調能力的作用 感統訓練能夠改善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以及運動平衡能力,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完成一些精細動作,如剪紙、描圖、扣扣子、使用筷子等操作。
三、感統訓練改善其厭學情緒的作用 感統訓練不僅是涉及心理、大腦、和軀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還涉及到生理功能,通過感統訓練可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兒童經過相應訓練后,能夠穩定情緒,集中注意力,改善驗血情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感統訓練的作用”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統失調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更多的是伴隨孩子的一生,如果發現孩子有感統失調情況,及時去專業的感統訓練機構獲得專業的建議,及早改善孩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