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可以呵護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給予它自己的所有,可是即便如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依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膽小怕事、不合群、討厭別人的觸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都是感統失調的表現。那么為什么孩子會出現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是怎么造成的呢?
造成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一、造成感統失調的先天原因
由于感覺統合的發展是從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的,所以母親在孕期的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和錯誤的打針吃藥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經常出入熬夜、焦慮狀態下的孕婦,很可能導致胎兒胎位不正,致使孩子出現先天性的平衡失調。而早產或者剖腹產出生的孩子,由于缺少產道的擠壓,失去了人生第一次觸覺訓練的機會,容易出現觸覺感統失調。
二、造成感統失調的后天原因
環境因素是現代的小孩容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一大原因,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孩子們慢慢失去了足夠的活動空間,被限制在了狹窄的單元樓之間,不利于孩子的平衡發展。
而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因為怕孩子把自己弄臟,就不允許孩子玩沙玩土,導致孩子缺乏足夠的觸覺刺激,從而出現觸覺感統失調。父母事事包辦,孩子不用張口家長就知道他要表達什么,提前給他準備好,導致孩子失去了語言表達的機會,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等等。
無論是先天原因,還是后天因素,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表現時,家長一定要及時注意到,帶孩子去做一個專業的感統測評,從而全面了解孩子目前感統能力的發展情況,并根據測評結果來進行針對性的能力提升感統訓練,以免錯過感統訓練的黃金時期。以上就是“感統失調是怎么造成的?有哪些原因?”的全部回答,更多關于孩子感統失調怎么辦的相關問題,可以瀏覽往期文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