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某專業協會調查的數據顯示:在學齡兒童中,20%的孩子經常上課走神,42%的孩子上課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這是為什么?其實,這些大部分都是感統失調所導致的。感統失調指是孩子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以及無法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統合,時間長了就形成了各種障礙,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孩子感統失調怎么辦呢?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在12歲以前進行感統訓練是比較容易得到改善的,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改善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訓練方法。
前庭覺、觸覺、以及本體覺是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可以通過對這幾個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游戲或運動來訓練,從而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
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訓練方法
旋轉運動:借助專業的感統訓練器材旋轉椅、旋轉圓筒,給進行孩子進行有規律或無規律的旋轉刺激,來達到刺激前庭系統的目的;
跳躍性運動:蹦床、翻滾、墊上運動等,通過反復體驗跳躍這一動作,來鍛煉前庭平衡覺;
搖晃運動:蕩秋千、趟吊床等是適合前庭訓練的運動,可以采取俯臥、仰臥、側臥等不同的姿勢,來獲得不同的感受。
觸覺感統失調的訓練方法
撫觸:溫柔地對孩子進行身體按摩、接觸,以適當的力度將孩子抱著,輕柔孩子的四肢和身體。
物體刺激:運用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柔軟度的刷子、不同質感的布(如毛巾、被單、毯子),輕輕地摩擦孩子的四肢、背部和身體,增加觸覺刺激的效果。
提供不同環境的爬行:讓孩子床上、地板、所料板、泡沫板、厚棉被等不同環境中爬行。
本體覺感統失調的訓練方法
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鼓勵孩子自己做,如洗臉、穿衣、系鞋帶等;
精細動作訓練:根據孩子年齡、能力的特點,進行抓、握、捏、扔等游戲;
球類活動與訓練:家長與孩子一起玩球類活動與游戲,不僅能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肌肉協調能力、反應速度、靈活性等,還有助于本體覺的良好發展。
上述便是“孩子感統失調怎么辦”的解答了。家長在發現有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后,也可以帶孩子去專業的感統訓練機構,進行系統的感統訓練,有針對的幫助孩子改善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提高孩子的感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