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關注“感覺統合失調”這個話題了,剛開始接觸的時候,總是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感統失調了,我們做家長的有這個擔心,是很有必要的。其實,感覺統合失調的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現在很多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點
感統失調的表現,一般通過一些簡單的感統訓練,其實就可以改善的。
首先,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失調是指患者存在感覺輸入、感覺處理、感覺應用的障礙,同時并發動作協調性比較差,動作笨拙,動作計劃能力比較差,通常孩子在12歲以前通過感統訓練,是比較容易糾正的,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性,很難再改變。
下面是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表現:
1.肢體協調能力差:跑跳投動作笨拙,易摔倒;
2.好動:喜歡玩轉動的玩具,爬高、邊走邊跳或站坐無相;
3.打鬧時不知輕重、咬指甲等,或對別人的觸摸過分敏感;
4.愛發脾氣:缺乏安全感,黏人,愛哭,怕陌生的環境;
5.閱讀困難:讀串行,丟字落字顛倒字,讀錯抄錯;
6.語言發育不良:聽而不聞,回應遲鈍,喜歡無端尖叫或自言自語;
7.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容易沮喪、依賴性強、畏難明顯;
8.低于同齡人的交往水平,難以融入團隊,幼稚或沖動;
感覺統合失調也是分輕度、中度和重度的,這些也是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們之前的人也沒注意什么
感覺統合失調,也沒有進行什么感統訓練啥的,現在不也是過的好好的。那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缺乏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父母們常常也會為了方便,給孩子一些高科技的電子產品給孩子玩,讓孩子保持安靜,從而也就導致孩子缺乏了這些運動,感覺統合失調的情況也就更容易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