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從別人那里聽來,還是自己的親生經歷,相信家長們已經對感覺統合有了比較充足的了解。那么在認識到感覺統合失調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和危害之后,家長們肯定對感統訓練課程有更迫切的需求,希望盡早的帶孩子進行感統訓練來治療失調的問題。但由于了解不深,很多人不知道感統訓練具體有什么模式,不知道哪種訓練的模式對孩子的訓練效果更好。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感統訓練有哪些模式,哪種模式效果更好吧!
一般來說,感統訓練課程的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團體式的小班教學,由幾位老師帶著多個孩子進行;另一種是一對一單獨授課,由一位老師輔導一名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課程訓練模式劃分,是因為每個孩子的感統失調情況都不太相同,可能有的孩子適合在團體活動中解決問題,有的孩子更需要一對一的單獨輔導。
團體式小班教學因為課程模式的劃分,主要進行的訓練內容是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訓練,包括語言能力、聽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同時伴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訓練。這個模式的訓練課程可以幫助孩子改善發音障礙和語言邏輯問題等。
一對一的單獨授課主要進行的是孩子個人的綜合感統訓練。因為老師在課程中可以完全把注意力放到孩子一個人身上,所以對孩子的訓練情況可以有更明確的觀察,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訓練表現做更深度的分析,及時地調整訓練內容,把握訓練進度,可以有更好的訓練作用和效果。老師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的類型和程度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課程安排,設置個性化的課程訓練內容,讓訓練更適合孩子,讓孩子更喜歡訓練。
所以,由于一對一課程具備團體教學所沒有的特點,它更能夠處理失調程度較深的孩子的感統失調情況,能夠對中度及重度失調情況的孩子起到很好的訓練效果,也能在短期內取得比較明顯的改善。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孩子都應該選擇一對一課程而不選擇團體式教學。失調程度輕微的孩子,或者需要在集體中鍛煉能力的孩子都可以優先考慮團體式的教學模式,這樣可能更合適一些。
總之,具體的感統訓練模式怎么選擇,還是要根據孩子個人失調問題的具體情況來看,一定要選擇最合適的,能夠對孩子起到最大幫助的,而不是盲目的選擇。所以,這就需要家長帶孩子進行感統訓練之前,一定得對孩子的失調情況做一個專業的
感統檢測,確定孩子的情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