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大腦后下方,有個微小的雷達式的神經網絡,就是前庭覺。前庭覺作為深感覺,其發展不足是最容易被忽視,也對孩子影響最深遠的一種感統失調。所以,家長學習前庭覺相關知識,有助于了解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表現和改善方法,為孩子的未來保駕護航。
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表現
運動方面主要包括:平衡感不良、運動計劃能力差等;大腦雙側分化問題:肢體做交叉動作有困難,身體雙側配合不佳,左右手交叉活動時,無法有效控制等;協調性問題:身體不協調,一般的動作畏手畏腳、復雜的動作不知所措;空間感問題:對環境的感知、判斷等有困難,路癡、學不好空間設計類課程;語言問題:說話晚;話多且缺乏組織性;喜歡重復別人的話,用詞混淆等;視覺問題:視覺統合不足,眼球運動比較困難,視覺追蹤、視覺判斷等有問題;專注力問題:注意力無法集中,好動不安,性格上可能也比較喜歡招惹人,浮躁,脾氣差等。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以上問題,那孩子極有可能是前庭覺的發展不太理想。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感統能力評估,以便能夠盡快找出適合孩子的針對性訓練方案。
如果孩子的失調情況不太嚴重,家長在生活中多帶他進行一些有益于前庭覺發展的針對性刺激,或者在孩子接受正規專業感統訓練的同時,配合一定量有益于前庭覺發展的活動或運動,都可以得到非常不錯的改善效果。接下來小編就把方法論干貨奉上。
前庭覺感統失調的改善方法
搖晃運動:使用大陀螺、大龍球等器材金星前后左右搖晃訓練;旋轉運動:騎坐旋轉木馬、轉轉椅等;跳躍性運動:蹦床、跳球、袋鼠跳等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強化神經訓練;平衡運動: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能帶來感覺變化的運動:球類運動、對墻拋接球等。
以上就是孩子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表現和改善方法。在給孩子進行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強度需要根據孩子的現有水平來定,過低可能毫無效果,過高又可能引起不適反應。所以,家長可以選擇家庭感統訓練的方法,同時應該多向專業感統訓練老師尋求指導意見,方便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訓練強度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