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很有利于感覺統合訓練的一種心理素質。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本來就容易產生自卑感,所以父母要經常用積極、正面的贊揚和肯定的目光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幫助他們逐步培養起對感覺統合訓練的信心。當孩子沒能很好地完成訓練時,父母千萬不能在言語和行為上打擊孩子,否則會使孩子參與感覺統合訓練的積極性大大下降。那
什么是感統訓練時應該培養的自信心原則呢?下面感統100網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
感覺統合訓練培養自信心原則。
培養自信心首先要接納孩子 參加感覺統合訓練的孩子基本上沒什么社會經驗,當他們來到一個陌生而且不確定因素很多的環境中時,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緊張、不安和渴望被別人接納的心理。只有被別人接納時,孩子才能獲得安全感,這是一種本能的需要。
渴望被接納的心理在訓練初期表現得十分顯著,父母必須熟悉這種心理狀態,并與孩子之間構成融合的訓練關系,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消除自卑的心理,促進感覺統合訓練活動的開展。
兒童被接納的程度決定著感覺統合訓練的效果。所以,父母要在每一次感覺統合訓練中調控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用溫和的態度、愉快的表情、溫柔的話語、積極地溝通、善意地接觸等方式給兒童傳遞一種積極接納的信息。同時,父母不能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命令孩子訓練,這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如果父母對孩子稍稍表現出不耐煩和拒絕意義的言行,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影響感覺統合訓練的積極性。
讓孩子感到被重視 在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可能有些父母會更注重訓練的規范要求和操作要領,而忽視了孩子本身實踐的過程。兒童“察言觀色”的能力非常強。他們在按照要求完成任務的同時,還會時刻關注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并且非常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受到重視。而一旦孩子感覺自己受到的重視度不夠,就會認為是父母不喜歡自己,導致自信心受到嚴重挫傷,甚至還會因此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拒絕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針對兒童的這種心理,父母要通過言語、目光、表情、姿勢、做記錄等途徑來向兒童傳達一種“我很重視你”的態度。。
經常肯定孩子的表現 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另一個重要方式,就是要經常對他們進行真誠地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意義,并在內心逐步認可自己的能力,獲得感覺統合訓練的動力。
在感覺統合訓練中,父母要發現孩子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要把孩子的閃光點看在眼里,并試著從成功的細節里提出孩子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面。
以上就是感覺統合訓練培養自信心原則的問題,在每次感覺統合訓練結束后,各位父母應當對孩子取得的成果進行及時、認真和積極的評價。這樣才能在
感統訓練時,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