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高樓林立,讓孩子們被束縛在室內,無法親近大自然,缺少鍛煉自己的機會,從而出現(xiàn)感統(tǒng)失調的現(xiàn)象。隨著這種情況的普遍,家長也越來越重視。要知道感統(tǒng)失調問題,需要通過感統(tǒng)訓練去改善,那么室內感統(tǒng)訓練的方法有哪些呢?
1、打保齡球
訓練目的: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能力訓練要求:把兒童保齡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離,讓兒童用黑色的大球擊球。
難度設置:A 開始時距離可以很近,以便讓兒童容易擊中,有成就感;B 要求兒童按訓練要求的距離擊球; C 逐個地把球擺在地上讓兒童擊,開始時距離要近一些,5次擊球中有3次通過。
幫助給予:1 開始時給予孩子大量的身體協(xié)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領;2 每一次增加難度時都需要隨時提醒、糾正并示范給孩子看如何做。
2、能學青蛙跳20厘米的距離10次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幾次,然后指導孩子模仿。
難度設置:A 開始時,線段間的距離應該短一點,讓孩子容易達標;B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獎勵的辦法,把獎勵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線條上,孩子跳到線上就獎勵;C 逐漸地把線段間的距離增大。
幫助給予:1 身體協(xié)助;2 每一難度中如果孩子遇到問題,都要及時給予身體或口頭上的指導,重復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參與的興趣。
3、雙腳輪流跨過15厘米高的繩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幫助給予:1 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xié)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繩;2 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3 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除了這些,還有許多親子感統(tǒng)訓練小游戲,不僅能幫助孩子改善感統(tǒng)失調現(xiàn)狀,還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直接的感情,快來一起做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