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失調是指來自外部的各種感覺信息,無法經過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統合,從而形成各種行為障礙。如果感覺統合失調,不僅阻礙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還會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那么,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有哪些呢?作為家長該怎么判斷呢?
感統失調不像常見的疾病,病因和表現容易被確定。我們只能從兒童平常的行為表現和感覺統合發展量表來判斷。在日常生活中,兒童出現感覺統合失調會有哪些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1、前庭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他們比正常的孩子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挑三揀四,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
2、視覺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表現是盡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常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等。
3、聽覺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4、本體覺感統失調的表現: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翻滾、系鞋帶,缺乏自信,消極退縮,語言表達能力差,手腳笨拙等。
5、觸覺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群、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害怕陌生環境、吃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
每個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都不一樣,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去專業的感統訓練機構,在專業老師指導下,結合兒童感覺統合發育量表給孩子做個全面的感統測評,判斷孩子是否有感統失調。當兒童有這類問題時,家長就需要密切關心,給予孩子專業的感統測評和訓練,幫助孩子改善感統失調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