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奶爸奶媽的過程中,肯定聽過不少這樣的話語。長輩們常說:“為什么現在帶孩子這么講究,又是早教又是感統培訓班,我們那輩帶孩子沒上早教,沒聽說什么感統,你們還不是照樣好好地學習,還不是長得很正常。”可如今,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感統訓練等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呢?
為什么要對嬰幼兒普及感統訓練?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感統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其實就是通過一些特定的游戲來逐步提高孩子感統能力,從而讓大腦更正確、更有效的感知并處理身體傳達的感覺。感統訓練最大的特點就是鼓勵孩子主動參與并完成,而不是強迫他。
為什么給嬰幼兒普及感統訓練?
1、給孩子做感統訓練有很多好處
(1)提高學習能力 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集中感統訓練后,動作變協調,情緒變穩定,注意力改善,對于學習困難的兒童,同時參加感統訓練后學習成績會顯著提高。
(2)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對兒童運動平衡能力差及動作不協調效果顯著。對那些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兒童,訓練后能得到顯著改善。
(3)促進觸覺系統的發育 無論是觸覺敏感還是觸覺遲鈍,經過針對性強的感統訓練,都可以改變孩子膽小、愛哭、脾氣暴躁和人情冷漠的狀態。
2、教育方式的改變,使孩子感統失調增多,需要做感統訓練 確實,在以前社會各種物資匱乏,父母無暇照顧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反而讓孩子成就了自己,在自由玩耍的過程中,讓大腦將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肌肉和關節等處接收到的外界信息統籌運用,形成了孩子日后能力的基礎。而現在生活變好了,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家里,缺少面對面的自然交流,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之大。
此外,現在的家庭住所讓大部分讓孩子活動空間受限,而且大人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也經常出現代替成長、包辦過多的現象,經常不讓孩子出去玩,怕摔著受傷、怕走丟,隨時隨地抱著或牽著,不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這讓孩子們缺乏團體游戲,生活環境單一,缺乏獨立,缺少主觀能動性,造成終導致兒童認知方面的不足,導致感統失調。

而
感統訓練就是幫助嬰幼兒從小培養并提高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能力。感統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本體感等等感官,來獲取外界感覺信息,并處理做出積極的反應的一種能力。任何幼兒期的孩子,都必須經由感覺學習,大腦才能有效地發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產生自發自動的學習效果。這也就是為啥孩子看見任何東西,都好奇擺弄的原因。
然而,大腦對從感覺器官中傳入的信息,要經過過濾、篩選、整合的過程,才能做出適宜反應。沒有感覺統合能力,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就無法協調,無法及時地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所以,孩子不僅需要感覺學習,還需要通過感統訓練進行感覺統合的學習。
總而言之,父母要重視孩子感統能力的發展,可以給孩子做感統測評,切實了解孩子感統能力的發展狀況,越早做感統訓練越有利于孩子的各個感官能力的協調,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