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接觸到“感統失調”一詞,很多家長之間相互比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但是家長仍然不知道感統失調有哪些表現,也不知道如何面對感統失調。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幼兒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
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對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進行加工處理形成有效的組合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過程。感統失調則是大腦和身體的協調出現問題,導致孩子的一些“怪異”行為。感覺統合失調包括觸覺失調、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視聽覺失調等方面,具體表現有以下這些。
觸覺感統失調分觸覺敏感和觸覺遲鈍兩種。觸覺敏感的孩子對別人的觸摸過分敏感,害怕陌生的環境,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過分緊張,膽小、孤僻、不合群、壞脾氣、挑食等。觸覺遲鈍的孩子往往反應慢,動作遲鈍,缺乏自我意識,無法保護自己。
視覺感統失調的孩子對特定的顏色、形狀特別感興趣甚至固執;喜歡看色彩鮮艷、畫面變換較快的廣告;閱讀時經常丟字漏字甚至錯行。不能順利的閱讀,經常錯字、漏字、添字等現象,在寫字時經常性的部首偏旁顛倒,常抄錯題或抄漏題,注意力很難集中。
聽覺感統失調的孩子表現在對別人的話充而不聞,經常忘記父母或者老師的話。部分孩子對于聲音特別敏感,很小的聲音都能聽到。
本體覺感統失調的孩子動作協調能力差,模仿能力差,手腳笨拙,對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等精細動作比較遲鈍;力度控制較差,速度控制較差;寫作業速度慢,邊寫邊玩,自理能力差。
前庭感統失調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多動,易摔倒,左右不清,方向感較差等,旋轉不會眩暈或者一轉就暈;重心不穩,走路東倒西歪,喜歡爬高,坐不住,平衡感較差,因此前庭感統失調的孩子往往會好動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
以上就是關于“幼兒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這個問題的回答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可以對比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還不相信,可以去俄兒童醫院的保健科或感統訓練機構進行專業的感統評測,會有專業的測評師對結果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意見。感統失調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建議家長多關注孩子的成長,若感統失調,及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