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是每一位父母的期盼。隨著現代社會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威脅的疾病都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預防和治療體系,很難再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傷害。可是與此同時,孩子們又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感統失調就是其中的一種。感統失調作為一種新型的病癥正在威脅著每一位兒童。
感統失調是大腦的感覺統合功能的失調。因感覺統合功能的不足,大腦在接收、處理、組合和傳遞外界刺激信息時,無法順利完成有效功能,導致身體各部位無法做出相適應的反應,繼而出現了各種問題。當孩子面臨感統失調問題的時候,每一位家長都是十分心急的,他們急切的想幫助孩子解決失調的問題。可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對孩子的病癥有清晰的了解才行。那么
如何才能區分感統失調的嚴重程度呢?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感統失調并沒有明確的失調程度劃分。但是如果從感統失調孩子的外在表現上來看的話,其實也可以分為輕度失調、中度失調和重度失調三種。其中,輕度失調可能表現的不明顯,尤其是在初期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的年齡可能還非常小,本來也沒有什么表達能力,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的哭鬧當成隨意的,沒有重視,也可能把孩子的安靜當成孩子乖,沒能及時發現問題。雖然輕度失調在初期對孩子的影響和傷害也小,但當時間的慢慢積累,輕度的小失調也可能慢慢演變成很大的問題。重度失調的話,初期時候在孩子的身上可能就會表現得十分明顯。孩子脾氣不好,總是無理取鬧,肢體協調不靈活,總是愛摔跤,行動遲緩笨拙,無法完成很簡單的工作等等。重度失調孩子的表現會迥異于平常的孩子,所以家長也能夠比較及時地發現,能夠帶孩子及時地治療。介于輕度失調和重度失調中間的,就可以稱為中度失調。中度失調的孩子會有一些癥狀表現,不會說發現不了,但也不至于特別嚴重。
其實不論是從失調的嚴重程度上劃分,或者是從視覺、聽覺、本體覺等感覺統合能力的種類上劃分,都需要經過專業檢測機構或者醫院的檢測,不能僅憑家人的直觀去判斷。因為可能造成孩子失調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孩子失調的情況也是多種多樣的,都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家長們在帶孩子進行
感統訓練治療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檢測結果才行,之后做好充足的準備,再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訓練治療。